0

穿越十余载巧舌如簧未删减阅读

2024.06.28 | 真爱美 | 4次围观

《穿越十余载巧舌如簧》 小说介绍

《穿越十余载巧舌如簧》是小编最近入坑的一部佳作,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分别为 方雨桐方雪梅,作者“海里有美玉”是很多网友喜欢的大神级别作者,大大创作的内容值得细细品读:穿越十余载,巧舌如簧、加上携带金手指的她十分内疚自己抢了姐姐的风头。刚做了一场顺水人情,她把自己的好姻缘推给了姐姐!没成想,姐姐是个重生者,不但不感激,反而对她几番落井下石。这谁能忍?于是,她在与街溜子未婚夫联手后,重新拾起自己虐渣的技能,坚决不做那个受气包。一步一步,他们发家致富,自力更生!

《穿越十余载巧舌如簧》 第5章 免费试读

刘氏听后,脸色好看了许多,点头认同道:“对!你倒提醒了我,你姐这人勤快,怎么说,也值个十两八两的吧。”

方雪梅急了,陈家就这根独苗苗,家里的一切,以后都是他们两口子的,她可不想和上辈子一样蠢,掏心掏肺地对这一家子偏心货。

可也只能干着急,不敢多说一句,就怕阿娘觉得她没了利用价值,再把这门亲从她手上抢了,给妹妹。

虽说这门亲已经八九不离十,但她不能让一丁点意外出现。

果然,隔了两天,赵媒婆就带着陈家富他娘,过来认门了,顺便商量一下订亲的章程。

一进院子,李氏的眼睛就像钉子似的,朝忙进忙出,端茶递水的方雪梅射了过去……

儿子一回家就闹着非她不娶,这几天在家里就差撒泼打滚了,她倒要看看,究竟是怎样一个骚狐狸,不过是相看了一眼,便把她眼高于顶的儿子,迷得神魂颠倒?

方雪梅没见着陈家富,内心隐隐有些失望,不过一想到今天要面对的是未来婆婆,多了一世经验的她,自然打起十二分精神,小心应付。

见对方并不是妖妖娆娆的狐媚子,手上的活计也有条不紊地干着,李氏的目光这才柔和了些。

再看到对方身形虽苗条,但该有的地方都有,特别是**,虽说不大,肉却不少……

她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,和刘氏几人有一句没一句地打着哈哈。

刘氏冷眼打量着,见她神色慢慢缓和下来,提着的心这才落回实地。

有了李氏的点头,这门亲事,看来是跑不了了,她神色复杂地看向大女儿。

没想到,一向闷不吭声的她,竟有这般造化。

赵媒婆见时机成熟了,开始把订亲事宜提上了桌。

“十……十两银子?!”

“十两不多吧,我们家雪梅别的不说,却胜在乖巧听话,灶房里的,针线上的,哪怕是田地里的,这些活计她都能手到擒来,还有这长相,不是我这当娘的自吹……”

“陈家嫂子,你可以跟赵家妹子打听打听,这十里八村,可没几个姑娘能越过我们家雪梅去……”

赵媒婆讪笑着没接腔,十两银子着实有些多了,普通的村里人家,一年到头也存不住二两银子,聘银一般都是三两左右,加上席面,也不会超过五两。

镇上的行情虽说要高一些,但只要不是卖女儿的,都不会像如今这样,在桌上明码标价地谈,有钱的人家更在乎脸面,多多少少都是个心意,有些给百十两的,有些一文不赚,还往里搭的也多的是。

房间里面,虚掩着房门偷听的方雪梅,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。

明明上辈子妹妹嫁过去,阿娘就没这般狮子大开口,只要了五两银子聘银,还体谅妹妹嫁入有钱人家不容易,怕她被人轻看了去,硬是掏了二两银子做压箱底。

偏心!

果然是偏心!

若这次老天开眼,让她顺利出了这个家门,以后这个家她再也不想回。

躺在床上的方雨桐,也竖起耳朵听热闹。

李氏脸上阴晴不定,做生意的人,计较自然比旁人多些。

来的路上,她就划算好了,原以为花上一二两就能把这门亲事敲定,说不定还能让女家陪送点嫁妆。

毕竟女儿的孝心是长长久久的,以后娘家人上了镇上,哪怕是光招待一顿饭,长年累月下来,这笔开支也不老少了。

不想陪嫁还没谈到呢,就先卡在聘银上了。

她有心拍桌子走人,但一想到儿子那作天作地,非方家姑娘不娶的劲儿,再加上碰上这么一个,合她心意的儿媳妇人选,也确实不容易。

她咬咬牙,说道:“行,十两就十两,不过婚期得快些,最迟今年冬至前,新娘子得进门。”

年前这段时间,铺子里的生意最好,往年都得花十个铜板一天,请个妇人来帮忙,一个月下来,也得要三百文了,中午还得包人家一顿饭,算下来,也有小半两了。

今年,正好让儿媳妇顶了这个缺。

她这话一出,几人都纷纷松了一口气。

就连刘氏,也忍不住暗自庆幸自己的咬牙坚持。

房间里的方雪梅就更不用说了,只觉得未来婆婆的形象,瞬间高大了不少,暗自发誓,以后定要好好孝顺婆婆,定不叫她后悔掏那十两银子。

方雨桐冷眼看着大姐激动地在房里转圈,一副喜极而泣的样儿。

她有些迷茫,她和大姐同岁,大哥也已经定下来了,接下来,就轮到她了。

女子就像无根的飘萍,随风飞舞的蒲公英,落到哪里,就在哪里一生。

也不知道,她这一生,又将会落在哪里?

刘氏心里有了底,知道陈家是真的看上自家闺女了,她颇有底气地拒绝了李氏的要求。

“总得讲个先来后到,雪梅前头还有个兄长没娶,总得嫂子过了门,她才好出门子不是?”

见李氏又皱起眉头,她接着说道:“不过,可以先定下来,等年底嫂子进门,明年中秋过后,便放她出门子。”

李氏暗骂对方比她还精,这一算下来,不但年底得多花出去半两银子请人,还要多送两个节礼和一个年礼。

农忙时节,作为准女婿,还得上岳家帮忙出力。

但人家说得也对,妹妹越过哥哥先出门子,好说也不好听,作为婆家,肯定也希望自己家儿媳妇名声好一些。

但也不想就这么如了刘氏的意,她故作为难,沉思了好一会儿,才回道:“不管是聘银,还是成亲日子,都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意料,我得回去给家富他爹商量一下,才能给你们答复……”

刘氏听得一噎,本想再提下定亲时包红包的事儿,这会儿也只得紧紧闭上了嘴巴,生怕过犹不及,再把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好亲事给毁了。

这边的习俗,订亲那天,女方家的亲戚,男方都要给一个红包,这个红包按照亲疏远近,有大有小,大女儿难得嫁户好人家,此时不宰,以后就没有宰的机会了。

发表评论